說到藏傳佛教及寺廟,一定會提到唐朝的文成公主。


相傳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吐蕃 (西藏前身)的贊普 (國王) – 松贊干布為謀唐蕃之和,從西元634年始,兩次派大相祿東贊出使長安,向唐皇求親。西元641年,唐太宗終於同意了松贊干布和親的請求,答應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他。於是文成公主在唐蕃專使及為侍從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


據說十六歲的她走了三年,從都城長安走了幾千里,走到西藏的雪域高原。而在她走了一年多,走到路程的一半時,停了下來,很希望家裡人能接她回去。等了又等,並沒有等到家人的出現,於是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來到西藏。不曉得她在走那段路時心裡都在想些什麼,是否寂寞,是否哭泣,但不管怎樣,我想,她肯定是個堅強的女人。


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當時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無佛(之前藏人信的是苯教),她攜帶了佛塔、經書和佛像入蕃,歷史上這是藏傳佛教的開始。松贊干布一統吐蕃王朝後,定都古稱暹娑的”拉薩”,意為”聖地”、”神地”,從九世紀開始延用至今。拉薩地區原為沼澤地帶,文成公主進藏後曾以山羊負土填地在此起了第一座佛教建築 ”大昭寺” ,寺內主供的釋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帶進的。有藏人一生的願望就是得以至拉薩朝聖並參拜於大昭寺。我們來到大昭寺時,剛好遇到有喇嘛在講經,內庭坐滿了聽經的藏人及僧人,也或許因此產生一種極度的虔敬與詳和,和寺外八角街的喧囂與嘻嚷,成了強烈的對比。


藏人對文成公主有著深厚的情感,把美好的事物都與她的芳名連在一起,磨糌粑的水磨是文成公主帶來的,邦典的編織手藝是文成公主親手教的,老銅匠精湛的技藝是文成公主帶去的匠人傳的就連青稞都是當初文成公主進藏時帶來的大麥種子變種而來的。傳說更道,她就是度母(藏人的觀音)的化身。



遠眺著布達拉宮,聽著文成公主的故事,想起一段書裏*看到的話,“女性,引領人類向前走,恰恰不是史書裡的高歌猛進,也不是一望無際的戰亂與蠻荒,真正的歷史是恬靜如女性的胸懷,扶危攜弱,修養生息…”。

---------------------------------------------------------------------------

* 穿越西藏, 路明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lorbe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